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胜利召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将揭开崭新一页。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作为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基层的一员、作为工商行政管理机关的一名人事干部,如何深入学习领会、贯彻落实好党的十九大精神,投身于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新征程?带着问题来学习党的十九大精神,我有几点认识体会。
一、要充分认识党的十八大以来取得了巨大成效
十八大以来的五年,是党和国家发展进程中极不平凡的五年。面对世界经济复苏乏力、局部冲突和动荡频发、全球性问题加剧的外部环境,面对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等一系列深刻变化,我们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迎难而上,开拓进取,取得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历史性成就。为贯彻十八大精神,党中央召开七次全会,分别就政府机构改革和职能转变、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制定“十三五”规划、全面从严治党等重大问题作出决定和部署。五年来,我们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十二五”规划胜利完成,“十三五”规划顺利实施,党和国家事业全面开创新局面。
经济建设取得重大成就。坚定不移贯彻新发展理念,坚决端正发展观念、转变发展方式,发展质量和效益不断提升。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深入推进,区域发展协调性增强,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大力实施,南海岛礁建设积极推进,开放型经济新体制逐步健全。全面深化改革取得重大突破。蹄疾步稳推进全面深化改革,坚决破除各方面体制机制弊端。改革全面发力、多点突破、纵深推进,着力增强改革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压茬拓展改革广度和深度,推出一千五百多项改革举措,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取得突破性进展,主要领域改革主体框架基本确立。民主法治建设迈出重大步伐。积极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党的领导体制机制不断完善,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深入推进,国家监察体制改革试点取得实效,思想文化建设取得重大进展,公共文化服务水平不断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和中华文化影响力大幅提升。人民生活不断改善。深入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一大批惠民举措落地实施,人民获得感显著增强。脱贫攻坚战取得决定性进展,教育事业全面发展,就业状况持续改善,城乡居民收入增速超过经济增速,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基本建立,社会治理体系更加完善。生态文明建设成效显著。大力度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全党全国贯彻绿色发展理念的自觉性和主动性显著增强,忽视生态环境保护的状况明显改变。强军兴军开创新局面。着眼于实现中国梦强军梦,制定新形势下军事战略方针,全力推进国防和军队现代化。港澳台工作取得新进展。全面准确贯彻“一国两制”方针,牢牢掌握宪法和基本法赋予的中央对香港、澳门全面管治权,深化内地和港澳地区交流合作,保持香港、澳门繁荣稳定。全面从严治党成效卓著。全面加强党的领导和党的建设,坚决改变管党治党宽松软状况。五年来的成就是全方位的、开创性的,五年来的变革是深层次的、根本性的。五年来,我们党以巨大的政治勇气和强烈的责任担当,提出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出台一系列重大方针政策,推出一系列重大举措,推进一系列重大工作,解决了许多长期想解决而没有解决的难题,办成了许多过去想办而没有办成的大事,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发生历史性变革。这些历史性变革,对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具有重大而深远的影响。五年来,我们勇于面对党面临的重大风险考验和党内存在的突出问题,以顽强意志品质正风肃纪、反腐惩恶,消除了党和国家内部存在的严重隐患,党内政治生活气象更新,党内政治生态明显好转,党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显著增强,党的团结统一更加巩固,党群关系明显改善,党在革命性锻造中更加坚强,焕发出新的强大生机活力,为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提供了坚强政治保证。
二、要充分认识到我国进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
经过长期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意味着近代以来久经磨难的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迎来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意味着科学社会主义在二十一世纪的中国焕发出强大生机活力,在世界上高高举起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意味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不断发展,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途径,给世界上那些既希望加快发展又希望保持自身独立性的国家和民族提供了全新选择,为解决人类问题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这个新时代,是承前启后、继往开来、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继续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的时代,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时代,是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不断创造美好生活、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时代,是全体中华儿女勠力同心、奋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时代,是我国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不断为人类作出更大贡献的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我国稳定解决了十几亿人的温饱问题,总体上实现小康,不久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人民美好生活需要日益广泛,不仅对物质文化生活提出了更高要求,而且在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环境等方面的要求日益增长。同时,我国社会生产力水平总体上显著提高,社会生产能力在很多方面进入世界前列,更加突出的问题是发展不平衡不充分,这已经成为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主要制约因素。必须认识到,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是关系全局的历史性变化,对党和国家工作提出了许多新要求。我们要在继续推动发展的基础上,着力解决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大力提升发展质量和效益,更好满足人民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方面日益增长的需要,更好推动人的全面发展、社会全面进步。必须认识到,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没有改变我们对我国社会主义所处历史阶段的判断,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我国是世界最大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没有变。全党要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基本国情,牢牢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最大实际,牢牢坚持党的基本路线这个党和国家的生命线、人民的幸福线,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而奋斗。
三、要充分认识到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担负的历史使命
要坚持改革创新,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推进工商行政管理和市场监管事业不断向前发展。在简政放权方面,要在更深层次上推动工商登记制度改革,在更大范围内实行“证照分离”改革,推动形成新的改革热点和改革亮点,激发市场活力和创造力,促进各类市场主体繁荣发展。在放管结合方面,要深入贯彻落实国务院《“十三五”市场监管规划》要求,强化事中事后监管,建立健全以信息归集共享为基础、以信息公示为手段、以信用监管为核心的新型市场监管模式,营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在优化服务方面,要加大消费维权工作力度,进一步释放消费潜力,增强经济发展动力,为消费升级营造良好环境。积极实施商标品牌战略,进一步推动我国品牌经济发展壮大。
四、要做合格的人事干部,做好领导选人任用的参谋
在干部选拔任用上,重点做到“五看”,也是自己努力奋斗的方向。一看政治忠诚,是否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天下至德,莫过于忠。”对党忠诚,是作为党员的首要政治品质和政治生命线。如果这一条不过关,其他都不过关。对党忠诚,不是有条件的而是无条件的,不是抽象的而是具体的,必须体现到对党的信仰、党的组织、党的事业的忠诚上。最重要的就是要把党放在心中最高位置,牢固树立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特征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最大优势、党是最高政治领导力量的观点,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就是要牢固树立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自觉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坚决维护习近平总书记的核心地位,坚持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四个意识”是意蕴深刻、相互联系的有机整体,集中体现了根本的政治立场、政治方向、政治原则。突出政治标准选拔干部,就要把是否对党忠诚、牢固树立“四个意识”作为首要标尺,大力选拔那些全面贯彻执行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坚决贯彻党中央决策部署,坚持“四个服从”,始终与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标看齐、保持高度一致的干部。二看政治定力,是否坚定“四个自信”。政治定力,最根本、最紧要的是理想信念的坚定性。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念,是共产党人的政治灵魂,是共产党人经受住任何考验的精神支柱。习近平总书记形象地指出,理想信念就是共产党人精神上的“钙”,精神上“缺钙”就会得“软骨病”。大量事实表明,一些领导干部政治上变质、经济上贪婪、道德上堕落、生活上腐化,说到底都是因为理想信念宗旨这个根基发生了动摇,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这个“总开关”出现了问题。最主要的现实判断标准就是看干部能否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四个自信”,源于党带领人民进行革命、建设、改革的伟大实践,体现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逻辑和中国社会发展历史逻辑的辩证统一,反映了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根本方向,是检验干部理想信念的“试金石”。党员干部只有坚定“四个自信”,才能不为任何风险所惧,不为任何干扰所惑,保持战略定力和前进动力,自觉成为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坚定信仰者和忠实践行者。三看政治担当,是否坚持原则、敢于斗争。政治上敢不敢担当、能不能担当、有没有担当,最能检验党员干部的政治操守、政治品格。现实中,有些党员出现了不讲政治原则的圆滑。也意味着我们到了最艰巨的攻坚阶段,不可避免地会遇到许多重大挑战、重大风险、重大阻力、重大矛盾。要时刻牢记自己的身份、职责,坚持为民用权、为民担责,做到一心为公、吃苦在前、甘于奉献。坚决反对“为官不为”者,确定目标,明确任务,要咬定青山不放松,不达目的不罢休。四看政治能力,是否善于从政治上观察和处理问题。要自觉加强理论和业务知识学习,带着信念学、带着使命学、带着问题学,把学习成果真正转化为推动发展的真本领,在工作实践中练就破解难题、担当负责、推动发展的真能力,做到化解矛盾有招数、战胜困难有办法。要善于发现问题,用洞察问题的眼睛和宽阔的视野,在改革发展的实践中发现问题,在复杂的矛盾中发现问题。要善于科学分析问题、深入研究问题,弄清问题性质、找到症结所在,把问题搞懂、搞透,了解问题的实质。要善于解决问题,把解决问题作为工作导向,瞄着问题去,追着问题走,抓薄弱、补短板、闯难关,在解决问题、攻克难关中推进工作。五看政治自律,是否严格遵守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必须把严格遵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作为安身立命的“压舱石”,在守纪律、讲规矩上作表率,自觉做政治上的明白人、老实人。要注重干部的一贯表现和全部工作,既从履行岗位职责中,又从完成急难险重任务中,特别是从关键时刻、重大关头的表现中,考察识别干部的政治品质和政治能力。特别是对个性鲜明、有魄力、能干事,但也容易得罪人的干部,一定要为他们说公道话,最大限度调动干部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