亶:不读tán,不读chàn,到底读什么?

亶:不读tán,不读chàn,到底读什么?

汉字“亶”蕴含的故事和深意,展现了汉字不仅是记录文字的工具,更是中华文化深厚传统和演变历程的载体。这个字展示了汉字作为一种独特的文字系统,它的变迁和丰富性如何深刻反映了古代社会的生活方式、价值观念,以及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关系,那么亶怎么读?又有怎样的含义呢?

“亶”字有两种发音:dǎn和dàn,是一个多音字。

它是由“㐭”和“旦”组合而成的形声字,本义指的是谷物的丰收,《说文解字》中有“亶,多谷也”。这不仅反映了古代社会对农业生产的极度重视,也体现了丰收对于古人生活的重要性。

随着历史的发展,“亶”字意义的扩展更是显现了汉字文化的深层次价值,所以总结一下亶读dǎn的时候有如下的意思:

(1) 本义:谷多

亶,多谷也。——《说文》

择三有事,亶侯多藏。——《诗·小雅·十月之交》,突显了谷物储备的重要性和对丰收的期待。

(2) 厚道;忠实;诚然;真实;实在。

亶,信也;又,诚也。——《尔雅》,用以形容人的道德品质,从物质的丰富转向了精神层面的丰富。

不实于亶。——《诗·大雅·板》

又如:亶厚(忠厚,淳厚);亶诚(真诚)

(3) 平坦;广大。如:亶亶(平坦。通“坦坦”)

(4) 姓。如汉代有亶诵。

亶读dàn的时候做副词使用,是一个通假字,通“但”。仅,只。如:

非亶倒县(悬)而已。——《汉书·贾谊传》,不仅仅是颠倒而已。

古籍中“亶”字的广泛应用,无论是形容厚道诚实,还是表达“仅仅”或“只有”,都展现了它在不同语境下的灵活多变。

说到“亶”字,就不得不提及清朝仅次于和珅的第二大贪官王亶望的故事,作为清代的又一个贪官,他的生平充满了权谋和腐败,但其奢侈残忍的个人生活方式,尤其是对待驴肉的方式,更加体现了他性格中的极端。

《竹叶亭杂记》记载:清代学者朱云锦客居扬州城的时候,雇了一个厨子王某,这个人自称小时候跟随师父,曾在山西王亶望的官署服役。

王某透露:王亶望喜欢吃驴肉丝,官署后厨有专门养驴的仆役,蓄养着几头健硕肥壮的毛驴。王亶望想要吃驴肉丝的时候,就传话命仆人去驴棚,选择毛驴最丰腴的位置,生生割下一块肉送到厨房。

王亶望享受着驴肉丝美味的时候,那头驴还没有死,身上鲜血淋漓,仆人就会用烙铁为驴止血,一头驴为了满足王大人的口腹之欲,不知要被折磨多少次,其残忍程度由此可见一斑。

王亶望的故事不仅仅是对一个人命运的反思,更是对那个时代社会腐败现象的揭露。他的生平成为清代乃至整个中国封建社会官员贪腐的一个缩影,为后世留下深刻的警示。

总之,“亶”字背后蕴含的丰富故事和文化内涵,深刻展现了汉字作为中华文化传承的独特性和变迁过程,以及它在记录历史、反映社会生活中的不可替代的作用。

以上,有想法欢迎留言来聊!

欢迎关注公众号一起漫游在五千年沉淀的璀璨华夏文明中『分享』你的每个『赞』和『在看』,我都喜欢!

相关内容

快车财富口碑怎么样?谁投过?
北海365信息分类

快车财富口碑怎么样?谁投过?

🕒 07-12 👁️ 1898
点击今日第1105期:领导人裸退的意义
北海365信息分类

点击今日第1105期:领导人裸退的意义

🕒 06-29 👁️ 2995
亲测好用的💰免费音乐APP及使用诀窍!
北海365信息分类

亲测好用的💰免费音乐APP及使用诀窍!

🕒 07-03 👁️ 6913